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EDCs)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医疗污染物,指的是能够干扰体内内源性激素的外源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广泛存在于农药、塑料、电子废弃物、阻燃剂、金属、食品添加剂以及个人护理产品等多种化学品中。通过饮食、空气和灰尘等多种途径,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可能引起激素合成和代谢的紊乱,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不良影响。
近期,我国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化学品EASZY试验利用转基因tg(cyp19a1b:GFP)斑马鱼胚胎通过雌激素受体检测内分泌活性物质》(GB/T45221-2025),该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推出旨在建立一种规范的方法用于识别和筛选内分泌干扰物,利用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的雌激素受体检测,从而形成一个有效且快速的筛选标准。这不仅将提升我国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方面的能力,而且为内分泌活性物质的源头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减少其对人类和生物体的危害。
随着内分泌干扰物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全球各国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作为我国化学品出口的重要市场,欧盟对其成员国进口化学品的监管要求愈发严格,必须符合REACH法规的测试方法,这意味着我国化学品的出口受到直接影响。我们不仅面临强烈的技术壁垒,还需应对环境中检测到的高浓度内分泌干扰物的问题。对新污染物的治理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显示出国家对于此类物质筛选和风险防控的紧迫需求。
为此,由TC25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相关机构共同起草的国家标准,正式确立了利用转基因的tg(cyp19a1b:GFP)斑马鱼胚胎进行内分泌活性物质检测的方法。该标准详述了筛选和评估内分泌活性物质的具体步骤,包括评估诱导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能力及相应的实验程序。这为化学品的安全评估及环境监测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和高效的方法,助力于生物医疗领域的标准化发展。
目前,环特生物结合诺贝尔奖获奖的绿色荧光蛋白与转基因技术,研发出Tg(5×ERE:GFF;UAS:EGFP)斑马鱼,可用于评估环境、食品和化妆品中的类雌激素物质。当斑马鱼接触含有雌激素的产品时,其肝脏可发出绿色荧光,荧光的强度直接反映了产品中雌激素的含量。这种快速检测手段,标志着内分泌干扰物质检测技术的新时代,推动了生物医疗领域向“斑马鱼时代”的迈进。
未来,环特生物将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多维生物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斑马鱼技术标准体系,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在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的指导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将健康和美丽的产品创新变得更加简单。